控制仪表
kzyb.ybzhan.cn仪表网旗下产品详情
气体控制报警器是一种气体浓度监测和泄漏集中报警控制器,电源由市电电网或蓄电池直接供电。本报警控制器接收RS485信号和4-20mA,暂时只能接收本公司新款在线检测仪输出的RS485信号,若需要接入其他厂家的标准RS485信号请联系我公司进行确认。一台气体报警控制器可接入120路总线制RS485输出气体探测器和8路4-20mA输出气体探测器,更多输入通道可订制。
特点:
●3.5寸高清彩屏显示,中英文操作界面可切换(默认中文界面)。
●可连接各种气体检测仪、温湿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风速变送器、粉尘检测仪等4-20mA信号。
●单位可选:PPM、LEL%、Vol%、mg/m3、ug/L、PPHM、℃、RH%、Pa、公斤、PSI、m/s
●4-20mA与RS485可同时输入;数据输出支持标准MODBUS协议选配:8路4-20mA输出、以太网模块、上位机电脑监控软件、RS485/RS232转换器、USB-RS232连接线(没有串口的电脑需选配此项)
●模块化结构设计,标准通道为1路(最多32路)4-20mA输入信号,同时可接255路RS485输入信号,更多通道输入信号可订做 ,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可以互相通讯。
●气体报警控制器具有数据记录功能,标准大容量输存储,更大容量可订制。存储时间间隔任意设置,记录时间、浓度值、报警信息等,可设置记录实时浓度或只记录报警信息,默认设置为只记录报警信息。支持本机查看所有记录、选择性查看记录、删除记录。
●三种显示模式可切换:每屏显示6通道浓度、大字体循环显示单通道的浓度、实时曲线,各通道之间自动循环或手动循环可切换,可设置是否显示最大值、最小值、气体名称,可查看历史记录曲线图。
●气体报警控制器连电脑监控功能,可连接电脑通过上位机软件24小时连续监控实时浓度,在电脑上自动存储数据、电脑报警(需配音箱),或通过上位机软件读取某个探头或全部探头里存储的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可显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历史曲线、实时曲线等功能,可以数据导出或打印
●气体报警控制器远程传输功能,控制器可以把现场探头的实时浓度通过有线(2000米以内)。
选配以太网传输或无线传输功能(2公里、5公里、不限距离可选),通过2芯数据线(有线传输)、局域网、互联网或无线传输网将数据上传到监控中心、环保局、其他监控设备,然后再通过上位机软件 进行数据显示、存储、分析,或使用通讯协议自定义读取数据。
MIC2000显示界面:
MIC2000实物图片:
MIC2000可选配件:
气体控制报警器 技术参数:
信号输入:1~32路 4~20mA,同时RS485输入,可接255个探头
输出信号:以太网、RS485(标准MODBUS协议)、4-20mA(4路、8路可选)
显示范围:数字 0~99999
分 辨 率:1、0.1、0.01、0.001可选
显示精度:±0.1%FS
显示方式:高清彩屏,六路同时显示或大字体单通道循环显示,超过六路自动或手动翻屏循环显示
控制回路:标准为4路,1路公共输出,可选8路、12路、16路控制输出
报警方式:声光报警,三级报警,每一回路可单独设定高、低限报警值
输出控制:标准为4组继电器触点输出 (常开/常闭), 触点容量3A ,32VDC或3A ,220VAC,一组公共报警输出,触点容量12A ,32VDC或7A ,240VAC
自动检测:线路断/短路检测、探测器各种状态,功能检测等
工作温度:-40℃~+70℃
相对湿度:0~95%RH,非凝露场合使用,防水溅和短时间雨淋,可订制户外防潮、防雨型
电 源:220VAC/50Hz或24VDC,2A,24VDC,5A、24VDC,10A 可选,根据探头的数量来选择
最大功耗:2.5W/路
备用电源:DC24V 5Ah(选配)
尺 寸:330*255*95mm(2/4/8通道);420*305*95mm(16/24通道);540*305*95(32通道)
MIC2000应用示意图:
1 、气体检测仪/检测报警仪与控制器连接示意图(4-20MA信号)
2 、气体检测仪/检测报警仪与控制器连接示意图(RS485信号)
3、气体检测仪/检测报警仪信号集中到控制器与电脑连接示意图(4-20MA信号)
4、气体检测仪/检测报警仪信号集中到控制器与电脑连接示意图(RS485信号)
5、气体检测仪/检测报警仪网络传输示意图(4-20MA/RS485信号)
6、气体检测仪/检测报警仪无线传输方案示意图(4-20MA信号)
7、气体检测仪/检测报警仪无线传输方案示意图(RS485信号)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